案例:从疫情看传统菜市场改造迫在眉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持续了近2个月,目前已经确诊的人数已破7万,并且还在增加,而造成这场全国灾难的源头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关系密切。 像华南海鲜市场这样没有统一的卫生标准,没有适时有效的食品来源审核,没有严格的销售监管的农贸市场能引起一次疫情,是不是还会引起第二次、第三次呢?而国内这样的菜市场还大量存在。因此,传统农贸市场的改造势在必行。那么,传统菜市场该如何改造?从下面这些案例中或许可以得到启发。 爱沙尼亚波罗的站前市场 波罗的站前市场位于塔林市主火车站和充满人气的Kalamaia居民区之间。这座怀旧的市场从1993年开始运营,给人们——尤其是游客——带来了浓厚的后苏维埃式体验。市场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商品种类齐全,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从苏维埃时期的复古衣物、日用品和玩具到洁具、各种工具乃至水泵设备等。 2016年初,市场进行翻新改造,改造设计的目标是在保留市场原本历史特征的前提下,创造一座丰富多样的现代市场。因此,设计师整合了项目周边的环境,以尽可能多地吸引目标人群,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 室内商场有三层,分布在改造的建筑内部以及建筑之间。朝向波罗的火车站的屋顶向上展开,下方形成了一个露天市场,和原本的市场一样在夜晚关闭。 由于露天市场是游客最希望体验的购物形式,因此它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以吸引路人。露天市场后部设有木质售货亭,面包房、甜品店和香料店等小型店铺坐落于此。 露天市场的两侧分别为早安广场和晚间广场,供人们早晚在这里度过。广场上设有坡道、露台以及舒适的休闲就餐区、儿童游乐场、咖啡厅、餐厅等。到了晚上,空间被灯光点亮,带给人们另一种享受。 设计师在市场的底层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店面形式以达到热闹的空间效果。中央建筑中设有一条食品大道,囊括了市场的经典功能。肉类、鱼类、奶制品摊位和蔬菜摊位肩并肩设置,与小吃摊一起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波罗的站前市场体验。 市场二层的商品包含了原本市场的精华部分,即古董、二手商品和衣物;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增加了爱沙尼亚风手工家庭用品,使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为了充分利用二层的良好视野,设计师还设置了一个餐饮区和一个啤酒吧,二者都设有露台,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正午的阳光。 建筑的室内设计重点在于展现原本仓库的历史,而新设的部分也会在未来为后人所熟知。因此,设计师特意避免依照历史样貌创造全新的细节,在空间中使用了各种颜色的彩砖以及相同尺寸的瓷砖,店面和滑轨则由木头和黑色金属构成。室内整体采用内敛的暖色灯光,店家可以在展示特定商品的时候使用特别的照明。 改造后的市场于2017年5月开业,在首周就迎来了23万游客。 |